Baby Clear Room logo

空污專題 聯絡我們 產品QA 醫生限定-體驗活動
居家無塵室介紹
餐廳無塵室 客廳無塵室 臥室無塵室 嬰兒無塵室 廚房無塵室 浴室無塵室
立即預約
perm_identity
  1. Home
  2. 空氣清淨機真的能除甲醛嗎?破解常見迷思與正確做法

空氣清淨機真的能除甲醛嗎?破解常見迷思與正確做法


2025-09-10 11:56

裝潢後的刺鼻味,多半來自甲醛(Formaldehyde)與其他揮發性有機物(VOCs)。許多人第一時間會問:空氣清淨機能除甲醛嗎?答案是——可以有幫助,但效益高度取決於濾材與使用策略。本文用實證與工程觀點,幫你迷思破解,並給出可落地的正確除醛對策。

重點快讀

  • 源頭與通風最關鍵:新裝潢前期以交叉通風+時間稀釋釋放,遠比任何單一設備有效。
  • 清淨機能不能除甲醛? 可以,但前提是具備足量氣相濾材(如活性碳/化學吸附)或催化分解技術;只有 HEPA 幾乎無法處理甲醛(HEPA 專門過濾微粒,不是氣體)。
  • 濾材容量與更換頻率決定效果:看得到的碳量(克數)/甲醛 CADR/CCM 等級,以及定期更換,才有持續效益。
  • 環境管理加乘:維持溫濕度(約 40–60%RH)、避免高溫高濕;大掃除後/高污染事件後,以中高檔 30–120 分鐘加速清除。
  • 避免二次污染:謹慎看待臭氧/強氧化類「快速除醛」法;可能生成次生污染或刺激物,不建議在有人環境使用。

迷思破解|你最常聽到的 6 句話

迷思1:HEPA 濾網就能除甲醛
事實:HEPA 是顆粒過濾標準,對氣體(含甲醛)效益極低。
正確作法:選擇具氣相濾材(活性碳、改性碳、氧化鋁/KMnO₄ 等化學吸附)或催化分解濾網;並關注甲醛/TVOC CADR、CCM、碳填充量。

迷思2:放幾盆植物就好
事實:植物在居家密度下對甲醛的去除速率有限,多為心理與美學加分。
正確作法:植物視為輔助,主力仍是通風+氣相濾淨。

迷思3:芳香劑能把味道蓋掉
事實:只會掩蓋氣味,甚至疊加 VOCs。
正確作法:避免掩蔽,改以源頭管理、通風、吸附/分解。

迷思4:高溫「烘房」最快
事實:提高溫度可短期加速釋放,但同時提高室內暴露風險,且可能釋出其他污染物。
正確作法:如採用,應在無人空間且強制排風配套,結束後再長時間通風稀釋。

迷思5:臭氧/等離子最有效
事實:臭氧為刺激性氧化劑,可能生成甲醛等次生污染;等離子/離子技術效益與副產物差異大。
正確作法:避免在有人環境依賴臭氧;選擇低臭氧認證設備,優先被動吸附+催化分解。

迷思6:聞不到味道就安全
事實:人鼻嗅閾低、且會嗅覺疲勞;低濃度仍可能超出建議值。
正確作法:以測量說話:合格的甲醛/TVOC 檢測或專業採樣,搭配長期紀錄。

甲醛小百科:來源、釋放與健康風險

  • 主要來源:人造板材中的脲醛樹脂、木作膠合、黏著劑、塗料、紡織/窗簾防皺處理、清潔劑、菸害等。
  • 釋放特性:裝潢後數月到一年以上持續釋放;溫度越高、濕度越高,釋放速率越快。
  • 健康風險:短期可刺激眼鼻喉、引發頭痛;長期暴露與呼吸道問題風險上升相關。建議以標準限值為目標(各國門檻略有差異,常見建議上限約 **0.08 ppm(≈0.1 mg/m³)**的 30 分鐘值)。

正確除醛對策:優先順序與操作心法

Step 1|源頭控制(最有效)

  • 施工前選用低甲醛等級材料(E0/E1、F★★★★ 等標示)與低 VOC 塗料;家具改選實木/金屬玻璃等低黏著材。
  • 新家具進屋先通風陰乾,再放入封閉空間。

Step 2|通風換氣(基礎盤)

  • 裝潢後前 2–8 週,採交叉通風為主:形成進/出風路徑、日間長時通風(視室外空品調整)。
  • 若環境不便開窗,考慮機械新風/全熱交換,以穩定引入新鮮空氣。

Step 3|氣相濾淨(吸附+分解)

  • 活性碳顆粒/蜂巢碳:看填充量(克數)越多通常容量越高;相對受高濕影響,需定期更換。
  • 改性碳/化學吸附:如高錳酸鉀(KMnO₄)負載氧化鋁等,可將甲醛化學反應為穩定物,對低濃度持續釋放更有效;也需關注壽命與備品成本。
  • 催化分解(光觸媒/冷觸媒):在光能或催化劑作用下將甲醛分解為 CO₂ 與 H₂O,重點在接觸時間、催化效率與實證。
  • 指標怎麼看? 優先查看甲醛 CADR/TVOC CADR與甲醛 CCM(累積淨化量),避免只有「除甲醛宣稱」但碳量極少或無氣相數據的機型。

Step 4|環境管理(讓釋放變慢)

  • 維持40–60%RH 相對濕度、適中溫度;避免長時間悶高溫與過濕。
  • 定期清潔表面,減少吸附再揮發;**軟裝(窗簾、地毯)**先行洗滌曝曬。

Step 5|監測與驗證

  • 初期以專業檢測或合格電化學感測器追蹤趨勢;廉價未校正裝置易受酒精/清潔劑干擾。
  • 做到「通風—濾淨—再檢測」,確認策略有效。

如何挑「能除甲醛」的空氣清淨機?(檢查清單)

  1. 濾材架構:HEPA(顆粒)+大容量氣相濾材(活性碳/改性碳/化學吸附)+(選配)催化分解層。
  2. 數據標示:有甲醛/TVOC CADR、CCM 等級與碳填充量(克數)透明標示。
  3. 感測與自動檔:具 VOC/甲醛感測 搭配變頻自動調速,污染高時拉高風量、低時降速省電。
  4. 密合與風道:良好氣密與風量確保足夠換氣等效率;避免旁路漏風。
  5. 安全合規:低臭氧與電安認證;避免主打臭氧/強氧化的「快除」方案。
  6. 耗材策略:提供更換週期與價格;新屋前 3–6 個月通常更換頻率較高。

新裝潢 30 天除醛 SOP(居家實作)

  • Day 1–7:白天長時交叉通風,夜間關窗+清淨機中速循環;濕度>60% 搭配除濕。
  • Day 8–14:視測值調整;每日2–3 次短通風(15–30 分),其餘時間自動檔維持;針對衣櫃/抽屜等局部氣味重處放置顆粒活性碳,每 1–2 週更換。
  • Day 15–30:持續監測趨勢;若仍偏高,評估增加氣相濾材容量或機械新風;避免使用芳香劑掩蓋。

FAQ|除甲醛常見問題

Q1:空氣清淨機真的能除甲醛嗎?
A:能,但須要氣相濾材或催化分解設計,並且有足夠容量與風量;只有 HEPA 的清淨機幾乎無效。

Q2:活性碳多久需要更換?
A:視濕度、濃度與碳量而定;新裝潢前期通常1–3 個月就需更換,之後可拉長週期。以氣味回升/甲醛數值反彈為指標。

Q3:除醛噴劑/光觸媒噴塗有效嗎?
A:效果落差大,關鍵在催化劑品質、塗佈量與接觸時間。若選擇,務必看第三方實測與安全性,並搭配通風與濾淨。

Q4:只靠開窗能解決嗎?
A:前期通風最重要,但若外氣不佳或長期低濃度釋放,仍建議加上氣相濾淨,並在有人時段避免臭氧類方案。

Q5:多久才適合入住?
A:以測值為準:甲醛/TVOC 接近或低於建議上限且穩定,再逐步搬入軟裝與家俱;每次新增物件後再觀察。

回列表頁
support_agent 線上客服 medical_services 免費體驗
support_agent 線上客服 medical_services 免費體驗

236新北市土城區中央路四段51號8樓
[email protected] +886-2-7715-8588

Copyright © 2025 addwii Clean Room
隱私權政策 使用條款 銷售及退款 法律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