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Can exposure to PM2.5 particles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 PMC
最新研究指出,PM2.5 暴露會削弱免疫系統,使人體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甚至增加死亡風險!
由空氣污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是導致支氣管發炎遷延不癒的一個重要因素,最終會導致先天免疫系統过度激活,並增加全球範圍內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而新冠病毒 (SARS-CoV-2) 正是導致新冠肺炎 (COVID-19) 的病原體。
自 2019 年 12 月在中國武漢出現以來,新冠肺炎已迅速成為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事件。 新冠肺炎會導致快速發展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ARDS)、急性呼吸衰竭和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
PM2.5 如何影響新冠肺炎?
雖然新冠肺炎的源頭尚未得到證實,但最初的病例來自中國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 目前,關於新冠肺炎的臨床特徵和流行病學研究仍然有限。 然而,有研究指出,直徑 ≤2.5 μm 的顆粒物 (PM2.5) 污染會損害上呼吸道的 第一道防線——纖毛。
在中國 SARS 疫情期間進行的研究表明,由與新冠病毒基因相同的病毒引起的 SARS,在空氣品質惡劣的地區導致了較高的死亡率。 PM2.5 與新冠肺炎感染之間似乎存在著密切的關係。 研究發現,污染濃度每增加 10 μg/m3,確診新冠病例的每日數量就會顯著增加。 甚至有研究表明,PM2.5 每增加 1 μg/m3,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數就會增加 15%。
暴露於高濃度 PM2.5 的人群更容易患慢性呼吸道疾病,這也更有利於感染性病原體的入侵。 長期暴露於 PM2.5 會導致慢性炎症刺激,特別是在兒童和不健康的人群中。 而短期暴露於 PM2.5 也可能增加感染的易感性,因為顆粒物污染會損害人體呼吸道,可能促進病毒感染。
此外,人體暴露於 PM2.5 污染物會削弱免疫反應,使人體抵抗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能力下降。 動物實驗也證實了 PM2.5 暴露會導致肺部和全身性炎症反應,甚至損害心臟功能。
研究呼籲:重視空污對疫情的影響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暴露於 PM2.5,都會導致新冠肺炎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因此,各國政府和研究人員在制定政策以減輕新冠肺炎的發生率時,應將 PM2.5 暴露納入考量,特別是在空氣污染程度較高的地區。
*本文為摘要翻譯,正式研究結果以原文為準
https://lin.ee/jDmQJ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