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Long-term effects of ambient PM2.5 constituents on metabolic syndrome i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 ScienceDirect
最新研究發現,長期暴露於 PM2.5 中,尤其是黑碳成分,會顯著增加兒童和青少年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代謝症候群 (MetS) 是一種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它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導致沉重的疾病負擔。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暴露於細顆粒物 (PM2.5) 與代謝症候群的發生有關。然而,PM2.5 各成分的影響,特別是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影響,仍不清楚。
最近一項針對中國兒童和青少年的全國性分析研究,探討了長期暴露於 PM2.5 主要成分與代謝症候群之間的關聯。該研究招募了中國 7 個省份的 10,066 名 10-18 歲的兒童和青少年,進行了血液檢測、健康檢查和問卷調查。研究人員利用多源數據融合模型估算了 PM2.5 質量及其五種成分(包括黑碳 (BC)、有機物 (OM)、無機硝酸鹽 (NO3-)、硫酸鹽 (SO42-) 和土壤顆粒 (SOIL))的長期暴露量。並使用混合效應邏輯回歸模型,調整了各種協變量。
研究發現,在受調查的人群中,2.9% 被歸類為代謝症候群。 單污染物模型顯示,長期暴露於 PM2.5 質量、BC、OM、NO3- 以及 SO42-,與代謝症候群的患病率顯著相關。 每增加 1 μg/m3 的 PM2.5 質量,代謝症候群的發生率比值 (OR) 為 1.02 (95% 信心區間 (CI):1.01, 1.03);BC 為 1.24 (95% CI:1.14, 1.35);OM 為 1.07 (95% CI:1.04, 1.11);NO3- 為 1.09 (95% CI:1.04, 1.13);SO42- 為 1.14 (95% CI:1.04, 1.24)。
值得注意的是,黑碳對代謝症候群患病率的影響在多污染物模型和 PM2.5 成分聯合模型中均表現強勁。 這表明,長期暴露於 PM2.5,特別是黑碳成分,與中國兒童和青少年代謝症候群患病率的升高顯著相關。
*本文為摘要翻譯,正式研究結果以原文為準
https://lin.ee/jDmQJ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