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Pathogenesis of PM2.5-Related Disorder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Children, Adults, and the Elderly
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最新研究指出,PM2.5 對不同年齡層的危害存在顯著差異,從兒童、成人到老年人,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健康威脅。
兒童:發育中的隱憂
兒童暴露於 PM2.5 中,可能導致:
- 呼吸系統問題: 發炎、氧化壓力、呼吸道疾病惡化等。
- 神經發育問題: 神經毒性、認知功能障礙、行為問題等。
- 免疫系統失調: 過敏、氣喘等呼吸道疾病風險增加。
- 胎兒發育異常: 孕期暴露 PM2.5 可能影響胎兒心血管和中樞神經系統發育。
成人:慢性疾病的風險
成人吸入 PM2.5 可能導致:
- 呼吸系統疾病: 呼吸困難、肺功能下降、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肺癌等。
- 心血管疾病: 心臟病、中風等風險增加。
- 代謝疾病: 胰島素阻抗、糖尿病等風險增加。
- 神經系統疾病: 認知功能下降、神經退化性疾病等風險增加。
- 免疫系統失調: 免疫力下降、感染風險增加。
老年人:加重既存疾病
老年人暴露於 PM2.5 中,更容易:
- 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惡化: 加重原有的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
- 認知功能下降: 加速認知衰退、增加失智症風險。
- 神經系統疾病: 增加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風險。
- 其他疾病: 增加消化性潰瘍等疾病風險,並提高住院機率。
守護居家空氣品質,全家健康呼吸!
PM2.5 不只存在於室外,居家環境也可能潛藏空污危機!無論是保護家中寶貝、維持自身健康,或是守護家中長輩,維持良好的室內空氣品質都至關重要。以下提供幾個居家淨化空氣的小撇步:
- 選用能快速清除PM2.5趨零的空氣清淨機: 選擇 CADR 值 高、濾網等級達 HEPA H13 以上的空氣清淨設備才能有效快速清除PM2.5。
- 保持室內通風: 每天至少開窗通風 15 分鐘,讓室內空氣流通,但需注意避開空污高峰時段。
- 減少室內污染源: 避免室內吸菸、燃燒蚊香、使用化學清潔劑等,烹飪時也應開啟抽油煙機。
- 種植室內植物: 部分室內植物具有淨化空氣的功能,例如黃金葛、虎尾蘭、常春藤等。
- 控制室內濕度: 保持室內濕度在 40-60% 之間,可減少塵蟎滋生,降低過敏風險。
研究呼籲
關注脆弱族群: 特別關注兒童、老年人等脆弱族群的健康,提供必要的醫療和照護服務。
加強空污防治: 政府應積極推動空污防治政策,降低 PM2.5 濃度,保護全民健康。
提高個人防護意識: 民眾應加強自我防護,減少暴露於空污環境中,例如配戴口罩、使用空氣清淨機等。
*本文為摘要翻譯,正式研究結果以原文為準